时间: 2025-04-29 00:3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36:37
“上半时”通常指的是一场比赛或活动的前半段时间。在体育比赛中,尤其是足球、篮球等,比赛通常分为两个半场,每个半场又分为上下半时。因此,“上半时”特指比赛的前半段时间。
“上半时”一词源于体育比赛的计时方式,随着体育比赛规则的演变,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比赛前半段时间的常用词汇。
在体育文化中,“上半时”和“下半时”的概念非常重要,它们代表了比赛的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战术和策略。在社会生活中,这个词也常用来比喻事物的两个阶段或两个部分。
“上半时”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刺激的比赛场面,或是期待已久的活动开始的那一刻。它也可能带来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提醒人们珍惜时间。
在观看足球比赛时,我常常会关注上半时的表现,因为这往往决定了比赛的走向。有一次,我支持的球队在上半时落后,但在下半时逆转取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上半时”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上半时”比喻为人生的青春时期,充满活力和希望:
青春如比赛的上半时, 奔跑在绿茵场上, 汗水与梦想交织, 每一秒都珍贵无比。
在英语中,“上半时”可以对应为“first half”,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西班牙语的“primera mitad”。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使用和理解大致相同。
“上半时”是一个在体育领域常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比赛的时间段,也蕴含了战术、策略和情感等多重意义。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类词汇的丰富内涵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非常重要。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
1. 【半时】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