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9:40
“五子登科”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字面意思是五个儿子都考中了科举,即都成为了进士。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家庭中所有的儿子都非常有出息,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文学作品中,“五子登科”常用来形容一个家族的兴旺和荣耀,尤其是在强调家族教育成功和后代有出息的语境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赞扬某人的子女都非常优秀。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社会学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家庭教育和子女成就之间的关系。
同义词:
反义词:
“五子登科”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个成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和考试成绩的高度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也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科举考试,而是泛指家庭中所有子女都有成就。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荣耀和后代的成就被视为非常重要。因此,“五子登科”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代表了家族的荣耀,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的期望。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家族的兴旺和后代的优秀。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某人家族的赞扬和敬佩。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家庭,他们的三个孩子都考上了顶尖大学,这在当地成为了一段佳话。人们常常用“五子登科”来形容这个家庭的成就,尽管他们只有三个孩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五子登科传佳话,家族荣耀耀千家。”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家族祠堂,墙上挂满了五个儿子的功名证书,家族成员围坐一堂,欢声笑语,庆祝着家族的荣耀。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联想到“五子登科”的成语。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ll his children are successful”或“Each of his children has made a name for themselves”,这些表达也强调了子女的成就和家族的荣耀。
“五子登科”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家族的荣耀,也体现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对子女的期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融入**文化,更准确地表达对家族和教育的尊重和赞扬。
《宋史·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一来就‘~’,这种风气不好。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4.
【科】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科,程也。 、 《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 、 《论衡·幸偶》-与此同科。 、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组词】
科品、 科荣、 科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