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3:4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3:45:36
词汇“事始”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雅或文言文的表达。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事始”字面意思是指事情的开始或起始。在文言文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个**、活动或过程的初始阶段。
在文学作品中,特别是在古典文学或历史文献中,“事始”可能用来强调某个重要**的开始,赋予其一种庄重或正式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开始”、“起始”等更为通俗的表达。
“事始”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表达如“开始”、“起始”等逐渐取代了它的位置。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事始”的重要性可能与重视规划和准备的观念有关。在现代社会,这种表达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正式或学术的语境中。
“事始”可能给人一种庄重、正式的感觉,联想到重要**的开始,带有一定的仪式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一些正式的场合或重要的项目启动时,会用到“事始”这个词汇来强调其重要性和正式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事始”来描绘一个新篇章的开启,如:“春风拂面,万物事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日出或新生命诞生的画面,象征着“事始”的意象。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轻快或庄严的旋律,来表达“事始”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beginning of something”或“start”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事始”作为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为语言增添一种古典和正式的韵味。在特定的语境和场合中,恰当地使用“事始”可以提升表达的庄重性和正式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个人的词汇库,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
1.
【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事,职也。 、 《韩非子·五蠹》-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
【组词】
事宦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