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5:26
“丹麦人”(Danish people)指的是居住在丹麦王国的人民,或者具有丹麦国籍的人。丹麦是一个位于北欧的国家,以其高生活质量、社会福利制度和设计闻名于世。
在文学中,“丹麦人”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文化特征或历史**,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中的丹麦王室。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简单地指代来自丹麦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可能会更深入地探讨丹麦人的社会结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
同义词可能包括“Dane”(丹麦人),这是“丹麦人”的直接对应词。反义词则可能根据上下文而定,例如“非丹麦人”(non-Danish people)或“外国人”(foreigners)。
“丹麦人”一词源自“丹麦”(Denmark),而“丹麦”的名称来源于古挪威语“Danmǫrk”,意为“丹人的边境”。这个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现代的“丹麦人”。
丹麦人以其平等主义、环保意识和对公共福利的重视而闻名。在社会背景中,丹麦人通常被认为是友好、开放和乐于助人的。
提到“丹麦人”,可能会联想到幸福指数高的国家、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诸如乐高(LEGO)和维京历史等文化符号。
个人经历中,如果曾与丹麦人交流或访问丹麦,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体系或社会福利有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可以将“丹麦人”作为主题,探讨他们的生活哲学和对世界的贡献。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丹麦的现代建筑、自然景观和设计产品。听觉上,可能会想到丹麦的民间音乐或现代流行音乐。
在不同语言中,“丹麦人”可能被翻译为“Danes”(英语)、“Dänen”(德语)等。在不同文化中,对丹麦人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他们是一个高度发达和幸福的国家的人民。
“丹麦人”这个词汇不仅指代一个国家的居民,也代表了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在学*语言和理解不同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广泛的世界观。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麦】
(形声。甲骨文字形。从攵(zhí),来声。“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麦子)。
同本义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子实主要作粮食或作精饲料、酿酒、制饴糖。秆可作编织或造纸原料。
【引证】
《说文》-麦,芒谷。 、 《诗·鄘风·桑中》-爰采麦矣。 、 《诗·鄘风·载驰》-芃芃其麦。 、 《聊斋志异·狼三则》-野有麦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麦田浅鬣。
【组词】
麦棱头、 麦人、 麦天、 麦舟、 麦序、 麦李、 麦秀、 麦雨、 麦花、 麦酒、 麦气、 麦候、 麦饭豆羹、 麦穗两岐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1. 【丹麦人口和面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