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4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9:56
“润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润”和“养”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滋润来养护或培养。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或条件,使某物得以健康成长或维持良好状态。
在文学中,“润养”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或生态环境的和谐与美好,如“这片森林被雨水润养得生机勃勃”。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对人的关怀和照顾,如“她用心润养着这个家庭”。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园艺,它指的是通过适当的灌溉和施肥来促进植物生长。
同义词“滋养”强调提供营养,而“润养”更侧重于提供适宜的环境。反义词“消耗”和“损害”则表示对某物的负面影响。
“润养”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润”和“养”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词汇,用以描述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养护过程。
在传统文化中,“润养”常与自然和谐、养生保健等概念相关联。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反映了人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
“润养”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舒适和安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细雨滋润大地、母亲温柔的抚摸,或是宁静的田园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用“润养”来形容对植物的照料,比如定期浇水和施肥,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细雨润养着大地,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奇迹。”
想象一幅画面: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细雨轻轻洒落,草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舒适。
在英语中,“润养”可以对应为“nurture”或“cultivate”,它们都强调了培养和照顾的过程。
“润养”这个词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过程,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提醒我们要关注和珍惜自然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照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细腻度和深度。
1.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2.
【养】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供养,奉养;抚育。
【引证】
《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养,供养也。 、 《礼记·郊特牲》-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 、 《荀子·礼论》-殳能生之不能养之。 、 《韩非子·五蠹》-养不亏。 、 、 《韩非子·五蠹》-不食力而养足。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养公姥。 、 、 《史记·魏公子列传》-归养。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养父母。
【组词】
养娇囡、 养家人、 养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