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0: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0:45:28
“哀启”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中,特别是在讣告或丧事通知中。字面意思是指表达哀悼之情的启事或通知。通常由逝者的家属或亲友撰写,用以告知亲友逝者的去世消息,并请求亲友前来吊唁。
“哀启”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哀”表示悲伤、哀悼,“启”则有启事、通知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用于丧事相关的正式通知。
在传统文化中,丧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哀启作为一种正式的通知方式,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对丧事礼仪的重视。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表达哀思和维系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哀启”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沉重、悲伤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亲人的离别以及生者对逝者的无尽思念。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不幸离世,家属可能会通过发布哀启来通知亲友,这是一种传统的、尊重逝者的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将“哀启”作为一种象征,用以表达对逝去时光或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哀悼。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通知可能被称为“obituary”(讣告)或“death notice”(死亡通知),虽然在形式和用词上有所不同,但都承载着相似的哀悼和通知功能。
“哀启”这个词汇在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途,它不仅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表达的工具。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的丧葬礼仪和文化传统。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启】
(会意。从户,从口。甲骨文字形,左边是手(又),右边是户(单扇门);用手开门,即开启的意思。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又加“攴”(pū)成“啓”。现简化为“启”。本义:开,打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启,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