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7:36
故年: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过去的年份”或“旧年”,即已经过去的一年。它带有一定的怀旧和回顾的意味,常用于表达对过去时光的回忆或总结。
“故年”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故”字有“过去的”、“旧的”之意,“年”即指时间单位“年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文学和口语环境中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年末和年初是重要的节日时期,人们会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来告别故年,迎接新年。这种俗体现了对时间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
“故年”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旧情绪,让人联想到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过去。它也常常激发人们对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规划。
在个人的生活中,每当年末,我都会回顾故年中的重要**和成长经历,这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故年”:
故年花开又花落, 岁月无声似水流。 回首往事如烟散, 只待新春再起头。
视觉上,“故年”可能让人联想到老照片、褪色的日记本或是冬日的枯枝;听觉上,可能是老唱片中的旋律或是风中传来的钟声。
在英语中,“故年”可以对应为“the past year”或“last year”,虽然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传达了对过去时间的回顾。
“故年”这个词汇不仅是对时间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化和情感的复杂性。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