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7:35
“哀角”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从字面上看,“哀”通常表示悲伤、哀伤的情感,“角”可以指角色的意思,但在这种组合中并不常见。因此,从字面意思来看,“哀角”可能指的是一个悲伤的角色或者是一个带有哀伤情感的角落。
由于“哀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哀角”,可能是作者自创的词汇,用来形容一个故事中充满哀伤的角色或者是一个场景中的悲伤角落。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哀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想象性的:
同义词:悲角(悲伤的角色) 反义词:喜角(快乐的角色)
由于“哀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无从考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哀角”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特定的人物或场景,但这通常是文学创作中的用法,不具有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
“哀角”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悲伤、忧郁的情感,它可能会在文学作品中用来营造一种哀伤的氛围。
由于“哀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尝试使用“哀角”来描述一个充满哀伤的场景或角色,以此来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
结合图片或音乐,可以使用“哀角”来描述一个色调暗淡、充满哀伤的画面,或者是一段旋律悲伤的音乐。
由于“哀角”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无法进行比较。
“哀角”这个词汇虽然在标准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可以作为一个文学创作中的词汇,用来形容一个悲伤的角色或场景。在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