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18
“哀茕”(āi qióng)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哀”表示悲伤、哀痛,“茕”表示孤独、无助。结合起来,“哀茕”形容一个人处于极度悲伤和孤独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哀茕”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失去亲人或遭遇不幸后的心理状态,如“他独自一人,哀茕地坐在窗边,望着远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文学或抒情的语境中,它可以传达深刻的情感。
“哀”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哭泣、悲伤。“茕”字则较晚出现,源自“茕茕”,形容孤独无依。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哀茕”这个复合词,用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哀茕”常与儒家思想中的“孝道”相关联,描述子女在父母去世后的悲伤和孤独。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描述个人在遭遇重大变故后的心理状态。
“哀茕”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深沉的悲伤和孤独感,联想到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面对内心的痛苦和无助。这种情感反应可能影响我在表达类似情感时的用词选择。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亲人的离世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哀茕”的感觉。那段时间,我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这个词准确地描述了我的心理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哀茕”:
月光洒在寂静的湖面,
我哀茕地坐在岸边,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念,
如同湖水泛起的涟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人坐在窗边,外面是寂静的夜晚,月光洒在他的身上,营造出一种哀茕的氛围。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钢琴曲,增添一种悲伤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solate”或“lonesome”,但它们更多强调的是孤独和荒凉,而不像“哀茕”那样同时包含悲伤和孤独的情感。
“哀茕”这个词深刻地表达了悲伤和孤独的情感,它在文学和抒情表达中非常有用。通过学和分析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茕】
回旋着飞。
【引证】
《说文》-茕,回飞也。从凡,煢省声。鸟回转疾飞曰茕。
孤独,无兄弟。
【引证】
《书·洪范》。传:“单无兄弟也。”-无虐茕独。 、 《诗·小雅·正月》-哀此茕独。 、 《离骚》。注:“孤也。”-夫何茕独而不余听。
【组词】
茕子、 茕孑、 茕困、 茕妻、 茕疚、 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