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1:10
哀请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哀”和“请”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指以悲伤或恳切的态度请求某人做某事。基本含义是带着哀伤或恳求的情感去请求或祈求。
哀请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表达深切的请求或祈求,尤其是在悲剧或感伤的情节中。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非常恳切的请求,但使用频率可能不如在文学作品中高。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外交场合,哀请 可能被用来正式地表达一种强烈的请求意愿。
同义词:恳求、祈求、哀求 反义词:命令、要求(这些词通常不带有哀请中的恳切和悲伤情感)
哀请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哀”字最初表示悲伤,而“请”字表示请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带有悲伤情感的请求的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哀请 常常与谦卑和礼貌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请求帮助或宽恕时。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情感表达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哀请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悲伤和恳切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绝望中寻求帮助的人,以及他们在请求时所展现的真诚和脆弱。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项目中遇到困难,不得不向我的同事哀请帮助。那种恳切和真诚的请求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哀请:
在寂静的夜里,我哀请星辰,
倾听我心中的悲歌,
愿它们的光芒,
照亮我前行的路。
哀请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孤独地站在雨中,双手合十,眼中含泪,向着天空或远方哀请。听觉上,它可能与悲伤的音乐或哭泣的声音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哀请 可以对应为 "plead" 或 "implore",这些词汇也传达了恳切和悲伤的情感,但在使用和文化背景上可能有所不同。
哀请 是一个充满情感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请求的行为,还传达了请求者的情感状态。在我
1.
【哀】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哀,闵也。 、 《广雅》-哀,痛也。 、 《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 《孟子》。注:“伤也。”-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 《柳敏碑》-呜呼哀哉。 、 《礼记·檀弓》-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
【组词】
哀咜、 哀诏、 哀哉、 哀毁骨立
2.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