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0:15
“功同赏异”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尽管功劳相同,但赏赐或评价却有所不同。它强调的是在评价或奖励时,即使结果或贡献相同,但因为其他因素(如个人关系、背景、时机等)的影响,最终的待遇或评价可能会有差异。
在文学作品中,“功同赏异”可能用来批判社会不公或揭示人性的复杂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某种不公平待遇的抱怨或讽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奖励机制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功同赏异”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官僚制度和军事奖励制度,当时的社会强调功勋和赏赐的对应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和组织环境中,用以描述和批评不公平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在**文化中,“功同赏异”常常与“公平”和“正义”等价值观相对立,反映了社会对公平性的追求和对不公现象的批判。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讨论职场、教育和其他领域的公平问题。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不公平现象的愤怒或无奈,同时也可能激发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反思。
在职场中,我曾目睹过“功同赏异”的现象,这让我对组织的评价和奖励机制产生了质疑,并促使我更加关注公平性和透明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功勋的天平上,同重的砝码,却因风的方向,赏异了结局。”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人站在同一高度的领奖台上,但一个手中握着金杯,另一个却是银杯。音乐上,可以选择一段旋律优美但节奏不一致的音乐,来象征这种不公平的对比。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qual work, unequal pay”或“Same effort, different rewards”,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公平问题的共同关注。
“功同赏异”这个词汇深刻揭示了社会和组织中存在的公平问题,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领域。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解决不公平现象,推动社会的公正和进步。
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均刑别则百姓惑。
1.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2. 【同】 ——见“胡同”hútòng。
3.
【赏】
(形声。从贝,尚声。本义:赏赐;奖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赏,赐有功也。 、 《墨子经》-赏,上报下之功也。 、 《易·未济》-三年有赏于大邦。 、 《礼记·祭法》-尧能赏均刑法。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善人富谓之赏。 、 《周礼·载师》-赏田。 、 诸葛亮《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史记·项羽本纪》-未有封侯之赏。
【组词】
赏捞、 赏口、 赏田、 赏首、 赏设、 赏赣、 赏地
4.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