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2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21:12
词汇“埃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埃壤”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细小的尘埃和土壤。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指的是地表的微尘或泥土。
由于“埃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或地质现象。
“埃”字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细小的尘埃,“壤”则指土壤。两者结合,形成了“埃壤”这个词汇,用来描述细小的尘埃和土壤的混合物。
在古代文化中,“埃壤”可能与自然环境的描述有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
由于“埃壤”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自然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用到“埃壤”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古代文献中。
在创作中,可以将“埃壤”用于描述古老的土地或历史的沉淀,如:“这片埃壤见证了无数朝代的更迭。”
由于“埃壤”描述的是细小的尘埃和土壤,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干燥的土地、沙尘暴或古老的遗址。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埃壤”的词汇,但可以找到描述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dust and soil”。
“埃壤”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埃】
(形声。从土,矣声。本义:尘土;灰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埃,尘也。 、 《苍颉篇》-埃,谓风扬尘也。 、 《通俗文》-灰尘曰埃。 、 《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列子·黄帝》-埃不漫。 、 《离骚》-溘埃风余上征。 、 《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 、 《荀子·劝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组词】
埃尘、 埃垢、 埃土
埃及的略称。
2.
【壤】
(形声。从土,襄(xiāng)声。本义:柔土,即经耕作的土地)。
土壤。
【引证】
《说文》-壤,柔土也。 、 《九章算法》。按,息土曰壤,筑土曰坚。-凡穿地四尺,为壤五尺,为坚三尺。 、 《书·禹贡》-厥土惟白壤。 、 《论衡·率性》-深耕细锄,厚加粪壤。
【组词】
壤坟、 壤芥、 沃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