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16
词汇“咋指吐舌”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咋”、“指”、“吐”、“舌”。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咋指吐舌”字面意思是指用手指着某人,同时伸出舌头,表示轻蔑、嘲笑或不屑一顾的态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不礼貌或挑衅的行为。
“咋指吐舌”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口头传承下来的表达方式。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现代文学和口语中出现。
在**文化中,尊重长辈和权威是一种传统美德。因此,“咋指吐舌”这种行为被视为不礼貌和失礼的,可能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顽皮的孩子或不礼貌的年轻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有人对你咋指吐舌,可能会感到被冒犯或不快。这种行为在社交场合中应尽量避免。
在创作中,可以将“咋指吐舌”融入到描述人物冲突或戏剧性场景中,增加文本的生动性和紧张感。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孩子对着另一个孩子做鬼脸,伸出舌头,用手指着对方。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嘲笑声或不屑的语气。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非言语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和接受度。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伸出舌头可能是一种常见的玩笑行为,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
“咋指吐舌”这个成语在描述不礼貌行为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行为本身,还传递了行为背后的情感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社交场合中的各种行为。
1.
【咋】
突然。 同: 乍
【引证】
《左传·定公八年》-桓子咋谓林楚…。
激怒。
【引证】
《西游记》-急得他三尸神咋,七窍生烟。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3. 【吐】
4.
【舌】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会意。言犯口而出,食犯口而入也。 、 《易·说卦》-兑为口舌。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在窍为舌。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组词】
舌举、 舌挢不下、 舌刺刺、 舌敞唇穿、 舌簧、 舌干唇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