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0:53
被俘的敌人; 敌寇。
1.
【雠】
(形声。从言。雔(chóu)声。本义:应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言相当也。-雠,犹应也。 、 《三苍》-雠,对也。 、 《诗·大雅·抑》-无言不雠。 、 《左传·僖公五年》-忧必雠也。 、 《战国策·赵策一》-著之盘盂,属之雠柞。
【组词】
雠祚
2.
【虏】
(形声。从力,从毌(guàn),虍(hū)声。“毌”即“贯”字,是穿钱用的绳索。这里表示用绳索拘捕的意思。本义:俘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虏,获也。 、 《礼记·曲礼》。注:“军所获也。”-献民虏者操右袂。 、 《史记·项羽本纪》-且为所虏。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虏楚将屈匄。 、 《战国策·燕策》-虏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