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4:25
词汇“指心恋母”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短语,它可能是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指心恋母”字面意思可能是指一个人内心深处对母亲的依恋或爱慕。这里的“指心”可能指的是内心深处,而“恋母”则是对母亲的依恋或爱慕。
由于这个词汇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母亲的依赖或情感上的依恋。
由于“指心恋母”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一个表达。
在文化中,母子关系通常被视为非常亲密和重要的。因此,“指心恋母”这样的表达可能在文化中被用来强调母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温暖、安全感和归属感。它可能会唤起人们对家庭和亲情的正面情感。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母亲的依赖和情感依恋非常强烈,这种情感可以用“指心恋母”来形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指心恋母情难舍,岁月悠悠母爱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母子深情拥抱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温馨、柔和的旋律来表达这种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maternal bond”或“motherly love”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指心恋母”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短语,但它能够表达出一个人对母亲的深厚情感和依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
3.
【恋】
(形声。本义:留恋,依依不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孌,慕也。字亦作戀。 、 《易·小畜·子夏传》-有孚恋如思也。 、 晋·陶潜《归田园居五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组词】
贪恋、 眷恋、 依恋、 恋土、 恋主
4.
【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 、 《苍颉篇》-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 、 《易·说卦》-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 《礼记·曲礼》-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 、 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母难、 母以子贵、 母子、 母族、 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