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41
尘海: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尘埃的海洋”,通常用来比喻极其广阔或繁杂的事物,尤其是指那些琐碎、纷乱且难以理清的事物或情境。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尘海”常用来形容人世间的纷扰、复杂或无常,如“他在这尘海中迷失了方向”。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尘海”来形容繁忙或混乱的场景,例如“城市的交通就像尘海一样,让人感到窒息”。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可能会用“尘海”来描述复杂的社会现象或心理状态。
同义词:纷扰、繁杂、混乱、琐碎
反义词:清晰、简洁、有序、宁静
“尘海”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古老,它的使用更多地出现在现代文学和口语中。它的构成是“尘”(尘埃)和“海”(海洋),通过比喻手法形成了一个新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像海洋一样广阔且难以捉摸的尘埃。
在**文化中,尘埃常常与世俗、纷扰联系在一起,而“海”则象征着广阔和深邃。因此,“尘海”这个词汇在文化上常常被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复杂和无常。
情感反应:使用“尘海”这个词汇时,常常带有一种无奈、迷茫或疲惫的情感。
联想:可能会联想到繁忙的都市生活、复杂的人际关系或是历史的沧桑。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用“尘海”来形容自己面对的复杂问题或挑战,例如在处理工作中的多个项目时,感到自己仿佛在一片尘海中挣扎。
诗歌:
在这尘海中,我寻找着那一颗明亮的星,
它指引我穿越这无尽的尘埃,
直到我找到那片属于我的宁静之地。
视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一幅画面,画面中是一个人在茫茫的尘埃中行走,四周是模糊不清的景象。
听觉联想: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尘埃落地的声音,或是远处车辆的喧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a of troubles”或“ocean of dust”,用来形容类似的复杂和纷乱的情境。
“尘海”这个词汇在表达复杂、纷乱的情境时非常有用,它通过形象的比喻,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种广阔且难以捉摸的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