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39
尘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尘土和泥土的混合物,通常指的是地面上干燥、松散的泥土或尘埃。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微小、不显眼的物质,常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事物或低微的地位。
“尘泥”由“尘”和“泥”两个字组成,“尘”指细小的土粒,“泥”指湿润的泥土。在古代汉语中,这两个字常一起使用,表示混合的泥土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生活中的琐碎或低微。
在**传统文化中,“尘泥”常与谦逊、低调的品质联系在一起。许多文人墨客用“尘泥”自比,表达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尘泥”给人以脏乱、低微的印象,可能会引起不适或轻视的情感。然而,它也可以象征坚韧和朴实,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勤劳工作的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尘泥”来形容一个长期无人打扫的仓库,那里的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和泥土,给人一种荒废和被遗忘的感觉。
诗歌: 尘泥之下,藏着岁月的秘密, 每一粒尘埃,都是时间的痕迹。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古老的街道在雨后,尘泥被雨水冲刷,露出斑驳的石板路。 听觉:想象一段声音,雨滴落在尘泥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dust and mud”可以对应“尘泥”,但在文化内涵上可能没有中文中那么丰富的象征意义。
“尘泥”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承载了丰富的意义。它不仅是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也是表达情感和价值观的工具。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泥】
阻塞,阻滞。
【引证】
《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
【组词】
泥滞、 泥漉、 泥饮、 江为山所泥
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引证】
《二刻拍案惊奇》-总而言之,不能泥信的就是了。
【组词】
泥文、 泥定、 泥信、 泥执、 泥常、 泥象、 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