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3:09
狼兵: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勇猛善战的士兵,尤其是指那些像狼一样凶猛、狡猾且具有高度团队协作能力的战士。在历史上,这个词可能特指某些少数民族的战士,如明朝时期广西的土司兵,他们以勇猛著称,被形容为“狼兵”。
“狼兵”一词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对狼这种动物的特性比喻,狼以其凶猛、狡猾和团队协作而闻名。在历史上,这个词可能随着对某些特定民族战士的描述而逐渐固定下来。
在**文化中,狼常常被视为勇猛和狡猾的象征。因此,“狼兵”这个词在描述战士时,往往带有这些正面的特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激励人们展现出勇敢和坚韧的品质。
提到“狼兵”,我联想到的是战场上的英勇战士,他们的形象让人感到敬畏和钦佩。这个词激发了我对勇气和团队精神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狼兵”来形容那些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同事,以此来表达对他们努力工作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狼兵”:
狼兵列阵,铁甲寒光, 战鼓雷鸣,血染沙场。 勇者无惧,忠诚如钢, 狼兵之名,永载史章。
想象一群战士在战场上奋勇作战的画面,他们的动作迅捷而有力,伴随着战鼓和号角的声响,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都与“狼兵”这个词紧密相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狼群战士”(Wolf Pack Warriors)或“狼族勇士”(Wolf Clan Warriors),它们都强调了战士的勇猛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狼兵”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战士时的丰富内涵。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勇猛和狡猾,还体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1.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2.
【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兵,械也。 、 《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掌五兵。 、 《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陈五兵。 、 《匡谬正俗》-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 、 《易·说卦》-离为戈兵。 、 《诗·大雅·抑》-修尔车马,弓矢戎兵。 、 《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 、 《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国语·越语》-兵者,凶器也。 、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 《墨子·七患》-兵者,国之爪也。 、 汉·贾谊《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组词】
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 兵解、 兵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