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4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48:05
滥觞(làn shā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水的源头”,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起源或发端。在现代汉语中,它更多地用于文学和书面语中,强调某事物的最初阶段或起始点。
滥觞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滥觞于江,至于海。”原意是指江河的发源地,水流很小,只能浮起酒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比喻事物的起始阶段。
在文化中,滥觞常与历史、文化的长河联系在一起,强调事物的连续性和深远影响。它体现了人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滥觞给人以深邃、悠远的感觉,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它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学术研究中,我经常使用滥觞来描述某一理论或现象的起源,帮助读者理解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滥觞于古,流长于今,文化的河流,滋养着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一条细小的溪流从山间流出,逐渐汇聚成大河,流向远方。这幅画面与滥觞的意象相呼应,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origin”或“the genesis”,但它们没有滥觞所特有的那种历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滥觞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起源,还蕴含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滥觞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现象。
1.
【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滥,泛也。 、 《荀子·子道》-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 《尔雅·释水》-滥泉正出。 、 《列子·黄帝》-滥水之潘为渊。
2.
【觞】
(形声。从角,傷(shāng)省声。金文从“爵”。本义:古代盛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觞,爵实曰觞,虚曰觯。 、 《礼记·投壶》-请行觞。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组词】
觞勺、 觞令、 觞豆、 觞爵、 觞觥、 觞酌
向人敬酒。
【引证】
《吕氏春秋》-管仲觞桓公。 、 《礼记·表记》-觞酒豆肉。 、 《战国策·秦策》-王觞将军。 、 《庄子·徐无鬼》-楚王觞之。
【组词】
觞客、 觞奠、 觞祝、 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