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02
物理量:物理量是指在物理学中用来定量描述物理现象、物体或系统的可测量属性。这些属性包括但不限于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光强度等。物理量通常由数值和单位组成,例如,5米(长度)、10千克(质量)。
“物理量”一词源自拉丁语“quantitas”(量)和希腊语“physis”(自然)。随着科学的发展,物理量的概念逐渐从哲学和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在现代社会,物理量的精确测量对于科技进步、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依赖于精确的时间测量,而医学成像技术则依赖于精确的空间测量。
物理量往往与精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相关联。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量的应用无处不在,如烹饪时测量食材的重量和体积,或驾驶时关注车速和距离。
在诗歌中,物理量可以被赋予象征意义:“时间的沙漏,每一粒沙都是不可逆转的物理量,记录着生命的流逝。”
物理量的概念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中的精密仪器、科学图表和数据分析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物理量的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但具体的表达和单位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meter”和汉语中的“米”都表示长度单位。
物理量是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基础概念,它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精确理解和量化分析的能力。在学习语言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物理量对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1.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2.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3. 【量】 ——见“打量”(dǎliang);“掂量”(diāng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