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04:15
旗竿:字面意思是指用于悬挂旗帜的长杆,通常竖立在建筑物、船只、车辆或地面上,作为标志或象征。
旗竿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旗”和“竿”两个字组成,历史演变中没有太大变化,一直是用于悬挂旗帜的杆子。
在许多文化中,旗竿是国家、组织或个人身份的象征。例如,国旗竿是国家主权的象征,而在体育赛事中,旗竿则代表队伍的身份。
旗竿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荣誉和团结。在升旗仪式中,旗竿见证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自豪感。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与学校的升旗仪式,旗竿成为了我们每天早晨的固定景象,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在诗歌中,可以将旗竿比喻为历史的见证者:
旗竿矗立,岁月静好, 风中飘扬,记忆不老。
旗竿可能让人联想到风吹过旗帜的沙沙声,以及旗帜在阳光下飘扬的景象。
在不同文化中,旗竿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旗竿可能更多地与个人自由和民主联系在一起。
旗竿作为一个简单的词汇,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运用和理解。
1.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2.
【竿】
(形声。从竹,干声。本义:竹竿)。
同本义。竹子的主干。
【引证】
《说文》-竿,竹梃也。 、 《诗·卫风·竹竿》-籊籊竹竿。 、 《管子》-禁藏母拊竿。 、 张衡《西京赋》-竿殳之所揘毕。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立竿见影;揭竿为旗;竿木、 竿殳、 竿首、 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