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3:21
“刀锯斧钺”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工具名词组成,分别是“刀”、“锯”、“斧”和“钺”。这些工具在古代主要用于砍伐、切割木材或其他材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各种工具或手段齐全,准备充分,可以应对各种情况。
在文学作品中,“刀锯斧钺”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集体准备充分,工具齐全,能够应对各种挑战。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专业领域,如木工或建筑行业,可能会提及这些工具的具体用途。
“刀锯斧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工具的具体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准备充分或工具齐全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这些工具常被提及,特别是在描述战争或建筑活动时。
在**传统文化中,工具的齐全和准备充分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工具和准备的重视,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准备的行业中。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准备充分、信心满满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有序、高效的工作环境,以及面对挑战时的从容不迫。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准备一次户外露营时,确保携带了所有必要的工具,包括刀、锯、斧等,这种准备让我在面对自然环境时感到安心和自信。
在诗歌中,可以将“刀锯斧钺”比喻为准备充分的战士,如:
刀锯斧钺齐备,战士心如铁,
迎风立,不惧任何挑战。
想象一下,在一个古老的工坊中,工匠们使用刀、锯、斧和钺制作精美的家具,金属与木材的摩擦声,以及木屑飞扬的场景,这些都是与“刀锯斧钺”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the tools and equipment needed”,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表达的意思相似,都是指准备齐全的工具和设备。
“刀锯斧钺”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具体的工具,更象征着准备和效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深层含义。
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
翁无烦怒!有新妇在,~,妇自受之,必不令贻害双亲。
1.
【刀】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刀,兵也。象形。 、 《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 、 唐·崔国辅《从军行》-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
【组词】
刀枪;刀兵;刀瘢
2.
【锯】
(形声。从金,居声。本义:析解木石等的齿形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锯,枪唐也。 、 《列女传·仁智》。据古史考曰,孟庄子作锯,又按鲁语,中刑用刀锯。-锯者所以治木也。 、 《墨子·备城门》-门者皆无得挟斧斤凿锯椎。
【组词】
手锯;电锯;拉锯;锯齿;锯梁
3.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
4.
【钺】
(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戉,大斧也。 、 《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王左杖黄戉。 、 《说文》。伟借为戉。-钺,车銮声也。 、 《书·顾命》-一人冕执钺。 、 张衡《东京赋》-授铖四七。 、 《汉书·李广苏建传》-斧钺汤镬。 、
【组词】
钺钺、 钺斧、 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