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7:58
词汇“折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词汇。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和明确的定义,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以下是从不同角度对该词汇的尝试性分析: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难以确定。可能的解释是“折叠的罗网”或“破坏的罗网”,但这仅仅是基于字面组合的猜测。
由于缺乏广泛的使用,很难讨论“折罗”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它可能出现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或者在特定的文学作品中作为古风词汇出现。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如果它在某些方言中使用,可能的例句可能是:“他把折罗铺在田里,捕捉野鸟。”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确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理解为“折叠的罗网”,同义词可能是“收网”,反义词可能是“张网”。
“折罗”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它可能是某个地区方言的产物,或者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词汇。
如果“折罗”在某些方言中使用,它可能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比如与捕猎或农业活动相关。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或联想。如果将其与捕猎联系起来,可能会引起对自然和生存的联想。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创作中,可以将“折罗”作为一个神秘或古老的元素,融入到诗歌或故事中,例如:“在古老的森林中,他发现了被遗忘的折罗,那是捕梦的网。”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来探讨其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折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进行跨文化比较。
“折罗”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学习和分析存在一定的挑战。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在学习语言时,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
1.
【折】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同本义。
【引证】
《易·丰》-折其右肱。 、 《易·说卦》-兑为毁折。 、 《诗·郑风·将仲子》-无折我树杞。 、 《周礼·疡医》-折疡之祝药。 、 《仪礼·特牲礼》-设折俎。 、 《左传·哀公元年》-无折骨。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折领而死。 、 《淮南子·人间训》-堕而折期髀。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草折。 、 《汉书·李广苏建传》-触柱折辕。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组词】
骨折;兰摧玉折;折针儿、 折伐、 折首、 折脚铛、 折齿
2.
【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网中有隹,表示以网捕鸟的意思。小篆增加了“糸”(mì),表示结网所用的材料。本义:用绳线结成的捕鸟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罗,以丝罟鸟也。 、 《诗·王风·兔爰》-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 《韩非子·难三》-以天下为这罗,则雀不失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组词】
罗尉、 罗落、 罗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