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1:56
橡皮图章(Rubber Stamp)字面意思是指一种用橡皮制成的印章,通常用于在文件上盖印以表示批准或认证。基本含义是指一种象征性的、形式上的批准或同意,往往缺乏实质性的审查或决策过程。
在文学中,“橡皮图章”常用来讽刺那些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权力的机构或个人。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意见或决定不被重视,只是形式上的同意。在政治或商业领域,它可能指那些只是名义上存在、实际上没有决策权的组织或职位。
同义词:形式主义(Formalism)、走过场(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名义上的(Nominal) 反义词:实质性的(Substantive)、有影响力的(Influential)、决策者(Decision-maker)
“橡皮图章”一词源于实际的橡皮印章,这种印章在19世纪末开始广泛使用,用于代替手写签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引申为形容那些只是形式上批准而没有实际作用的机构或个人。
在政治和社会评论中,“橡皮图章”常用来批评那些看似有权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影响力的机构或个人。这种现象在民主制度不完善或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中尤为明显。
这个词带有一种贬义和讽刺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无能、被动和形式主义。它提醒人们警惕那些只是表面功夫而没有实际效果的行为或机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会议或讨论,其中某些人的意见只是被当作橡皮图章,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这种经历让人感到无奈和沮丧。
在诗歌中,可以将“橡皮图章”比喻为那些只是表面光鲜而没有实质内容的虚伪行为:
在这繁华的舞台上, 橡皮图章轻轻一按, 虚伪的笑容背后, 是空洞的回响。
想象一个会议室里,一个人拿着橡皮图章在文件上机械地盖印,这个动作重复而单调,没有情感的投入,这种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强化了“橡皮图章”这个词的贬义色彩。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橡皮图章”可能有类似的比喻用法,例如在法语中“tampon rouge”(红色印章)也有类似的含义,用来形容那些只是形式上批准而没有实际作用的机构或个人。
“橡皮图章”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理工具,更揭示了社会和组织中的一种现象。了解和运用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权力结构和社会运作的复杂性。
1.
【橡】
栎树的别名。
【引证】
《小尔雅》-柞之实谓之橡。 、 《本草纲目》-栎有两种:一种不结实者,…一种结实者,其名曰栩,其实为橡。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3.
【图】
(会意。从囗,从啚。囗(wéi),表示范围。啚(bǐ),“鄙”的本字,表示艰难。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相当不容易。本义:谋划,反复考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图,画计难也。 、 《诗·小雅·常棣》。传:“谋也。”-是究是图。 、 《仪礼·聘礼》-君与臣图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君不图与。 、 《战国策·秦策》-而天下可图也。
【组词】
试图、 图计
4.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