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15:4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15:45:52
珍惜:指对某人或某物给予高度重视,不轻易放弃或浪费,通常伴随着希望长久保留或保护的愿望。
“珍惜”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珍”和“惜”两个字组成。“珍”指宝贵的东西,“惜”指舍不得、爱惜。随着时间的推移,“珍惜”逐渐演变为表达对某物或某人的高度重视和爱护。
在**文化中,“珍惜”常与传统美德如节俭、感恩和孝道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凸显,“珍惜”也被广泛用于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
“珍惜”一词常带有一种温暖和感恩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家庭、友情和爱情中的美好时刻。它提醒人们要感恩并保护那些对自己重要的人和事物。
在我的生活中,我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共度的每一刻,尤其是那些难得的团聚时光。这些时刻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也让我更加明白珍惜的重要性。
诗歌:
在时光的长河中,我珍惜每一滴水,
它们是记忆的珍珠,串联着过往的岁月。
在爱的花园里,我珍惜每一朵花,
它们是情感的芬芳,绽放着心中的温暖。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捧着一颗闪亮的宝石,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 听觉:听到一首温馨的歌曲,歌词中反复提到“珍惜”,旋律柔和,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
在英语中,“珍惜”可以对应为“cherish”或“value”。虽然这些词汇在某些情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cherish”更强调内心的深情和爱护,而“value”则更多指对某物的重视和评价。
“珍惜”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提醒我们要重视和保护身边的人和事物,也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珍惜”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我们与他人的情感联系。
1.
【珍】
(本义:珠玉等宝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珍,宝也。 、 《周礼·典瑞》。注:“王使之瑞节。”-珍圭。 、 《楚辞·招魂》。注:“金玉为珍。”-多珍怪些。 、 《淮南子·主术》-珍怪奇物。 、 《荀子·解蔽》-远方莫致其珍。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希世之珍。 、 清·周容《芋老人传》-堂有炼珍。
【组词】
珍积、 珍翰、 珍币、 珍赂、 珍瑰
2.
【惜】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惜,痛也。 、 《楚辞·惜誓序》-惜者,哀也。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为陛下惜之。 、 宋·苏洵《六国论》-惜其用武不终。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岁月为可惜。
【组词】
可惜、 痛惜、 惜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