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4:40
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人物、社会变迁以及这些对现在和未来产生的影响。它是对人类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的记录和研究。
“历史”一词源自拉丁语“historia”,意为“调查”或“知识”。在中文中,“历史”最初指“历代的史书”,后来扩展为指代过去发生的一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历史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在一些文化中,历史被视为民族身份和认同的核心,而在其他文化中,历史可能更多地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
“历史”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庄严和沉重的情感,因为它涉及人类过去的成就和失败。它也常常引发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未来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历史常常是我了解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的窗口。例如,通过阅读历史书籍,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某些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史”:
历史的河流,静静流淌,
见证了无数的兴衰与荣光。
每一滴水珠,都是过去的记忆,
汇聚成今天的我们,未来的希望。
在英语中,“history”与中文的“历史”相对应,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历史的重视程度和研究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历史学强调个人主义和**的因果关系,而东方历史学可能更注重整体性和循环论。
“历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汇,它不仅是对过去的记录,也是对未来的启示。通过对历史的学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社会,规划未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历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增强了我们的表达能力。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