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49: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49:42
“出入无时”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进出没有固定的时间,即不定时或随时。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状态的不规律性,或者指某个地方的开放时间不固定。
在文学作品中,“出入无时”可能用来形容人物的行为神秘莫测,或者某个地方的氛围难以捉摸。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的作息时间不规律,或者某个商店的营业时间不固定。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供应链的不确定性。
“出入无时”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结构和意义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出入无时”可能与神秘主义或隐逸生活有关,如道家的隐士或武侠小说中的高人。在现代社会,它可能与快节奏生活的不确定性相关。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神秘、不可预测和自由。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的好奇心,也可能让人感到不安或困惑。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家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它的开放时间可以说是“出入无时”,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的影子,出入无时,如同夜的精灵,游走在寂静的街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图书馆,书架间的影子随着灯光摇曳,仿佛有东西“出入无时”。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夜晚的风声,伴随着不时的动物叫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 all hours”或“at any time”,用来描述同样的不规律性或随时性。
“出入无时”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语境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时间的不确定性,还隐含了神秘和自由的意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