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55
“出入相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进出时互相结伴”,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友好相处。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友善关系。
在文学作品中,“出入相友”常用来描绘和谐的社会关系或邻里之间的友好互动。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亲密无间,或者同事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讨论人际关系的构建和维护。
“出入相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谐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互助——始终未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和为贵”,“出入相友”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倡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温馨和和谐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邻里之间的互助和朋友的亲密无间。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友善和帮助他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社区居住,那里的人们出入相友,经常互相帮助,这种氛围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安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邻里出入相友,笑声盈满小巷。”
想象一幅画面:一群孩子在小区里玩耍,大人们在一旁聊天,孩子们进出时互相呼唤,这种场景给人带来温馨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lp each other”或“be good neighbor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友好互助的精神是相似的。
“出入相友”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理念,也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要注重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都是至关重要的。
1.
【出】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 《礼记·月令·季春》-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 《易·说卦》-万物出乎震。
2.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