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7:22
“兼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同时具有”或“再加上”。它通常用来表示某事物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性或状态,或者在已经提到的情况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内容。
在文学作品中,“兼之”常用于强调人物或事物的多重特性,增强描述的丰富性。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在对话中添加额外的信息或观点。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论文中,它可能用于详细阐述某个论点或情况。
“兼之”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兼”意为同时涉及或具有,“之”是一个代词,常用于连接或指代。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兼之”的例子,用以表达复杂的情况或特性。
在**传统文化中,“兼之”体现了中庸之道和和谐共存的思想,即在强调事物多样性的同时,也追求其内在的统一和平衡。
“兼之”给人一种丰富和全面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或一个功能齐全的产品,带来一种满足和赞赏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用“兼之”来描述那些具有多重优点的事物,比如评价一家餐厅时,我会说它不仅食物美味,兼之服务周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兼之夜雨润心,此景此情,何其美哉。”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宁静的湖面,兼之四周群山环绕,鸟鸣声与风声交织,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在英语中,“兼之”可以对应为“moreover”或“in addition”,它们在语境和用法上相似,都用于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添加更多内容。
通过对“兼之”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复杂情况和丰富描述中的作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使我的表达更加精确和丰富。
1.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2.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