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8:23
姿势:指人体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或形态,通常涉及身体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安排。在体育、舞蹈、摄影等领域,姿势往往具有特定的技巧和美学要求。
姿势源自拉丁语“positio”,意为“放置”或“位置”。在英语中,对应词汇为“posture”,在中古英语中逐渐演变为描述身体位置的词汇。
在不同文化中,姿势可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亚洲文化中,低头可能表示尊敬,而在西方文化中,直视对方眼睛可能更为常见。
姿势常与自信、优雅或力量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一个挺拔的站姿可能让人联想到自信和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姿势对于预防背部疼痛和保持良好的体态至关重要。例如,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时,保持背部挺直可以减少背部压力。
在诗歌中,姿势可以被用来象征情感或状态:
她的站姿如松, 坚定而优雅, 仿佛世界在她脚下, 无声地诉说着坚强。
姿势可以通过视觉艺术(如雕塑、摄影)和舞蹈表演来展现。例如,观看芭蕾舞表演时,舞者的每一个姿势都充满了力量和优雅。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姿势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posture”和法语中的“posture”都指身体的位置或形态。
姿势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见,也在专业领域和艺术创作中扮演重要角色。了解和掌握正确的姿势对于健康和美学都至关重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姿势”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引证】
《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姿,态也。 、 《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雄姿英发。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姿态万变。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2.
【势】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
同本义。
【引证】
《史记·货殖列传序》-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 、 《明史·海瑞传》-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组词】
势家、 失势、 权势、 势子、 势利、 势任、 势利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