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9:12
“三查三整”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一种系统性的检查和整顿活动。具体来说,“三查”通常指的是检查思想、检查纪律、检查作风;“三整”则是整顿组织、整顿制度、整顿作风。这个词汇在共产党的历史上,特别是在党的整风中被广泛使用,用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员的素质和纪律性。
“三查三整”这个词汇起源于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整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组织和集体的自我改进活动中,但其核心含义——通过系统的检查和整顿来提高组织效能——保持不变。
在**,特别是在政治和社会管理领域,“三查三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自我监督和改进机制。它体现了集体主义文化中强调的自我反省和持续改进的精神。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肃、纪律和自我提升的氛围。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组织纪律性和自我约束的重视。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参与或观察组织活动时,可能会遇到类似的自我检查和整顿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查三整”融入描述自我反省和成长的诗句中,如:“在三查三整的征途上,我们砥砺前行,不断自我超越。”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系列组织活动的场景,如会议、培训和讨论,以体现“三查三整”的实际应用。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节奏严谨、激励人心的音乐,以增强这个词汇所传达的严肃和纪律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三查三整”的词汇,但类似的组织自我监督和改进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三查三整”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它强调了组织内部的自我监督和改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个词汇的背景和应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查】
棍、杖之类。
【引证】
宋·佚名《张协状元》-懦弱底与它几下刀背,顽猾底与它一顿铁查。
放纵不拘礼度的人。
【引证】
《封氏闻见记》-近代流俗,呼丈夫妇人纵放不拘礼度者为查。
【组词】
查语、 查谈、 查查胡胡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整】
(会意兼形声。从攴(pū)从束从正,正亦声。攴是敲打,束是约束,使之归于正。合起来表示整齐。本义:整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整,齐也。 、 《礼记·月令》。注:“整,正列也。”-整设于屏外。 、 《左传·僖公三十年》-以乱易整,不武。
【组词】
整娖、 整立、 整扮、 整设、 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