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3:2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3:20:24
词汇“沟渎”是一个较为古老且不常用的词汇,主要在中文古典文献中出现。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沟渎”字面意思是指小沟渠,特别是指那些用于灌溉或排水的小型水道。在古代文献中,它也常用来比喻小规模的、不重要的事物或行为。
“沟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沟”指小型的水道,“渎”则有小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沟渠”等词汇。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沟渎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灌溉和排水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沟渎在古代社会文化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农业文明和水利智慧。
提到“沟渎”,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田园风光、古代农耕生活以及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处。它带有一种古朴、宁静的情感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沟渎的概念更多地被应用于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中,例如在城市绿化中设计小型水道以促进雨水收集和生态平衡。
在诗歌中,可以将“沟渎”融入描绘自然美景的句子中,如:“晨曦洒落,沟渎波光粼粼,映照着岁月的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农田中沟渎的画面,水流潺潺,田野绿意盎然。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流的声音,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沟渎”的词汇,但类似的词汇如“ditch”(沟渠)在英语中可以表达类似的概念。
“沟渎”作为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着古代农业社会的记忆和智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演变。
1.
【沟】
(形声。从水,冓(gōu)声。本义:田间水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沟,水渎,广四尺,深四尺。 、 《考工记·匠人》-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谓之沟。 、 《周礼·遂人》-十夫有沟,沟上有畛。 、 《孟子·离娄下》-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组词】
沟洫、 沟洫、 沟塍
2.
【渎】
(形声。从水,卖声。本义:水沟,水渠)。
同本义。又特指邑中的沟。
【引证】
《说文》-渎,沟也。一曰邑中沟。 、 《易·读卦》-坎为沟渎。 、 《荀子·脩身》-开其渎。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索隐:“小渠也。”-彼寻常之ň渎兮。 、 《周礼·雍氏》-掌沟渎浍池之禁。 、 《韩非子·五蠹》-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组词】
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