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38
俯首就缚 的字面意思是低下头来接受束缚,比喻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控制或屈服于某种力量。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不利情况时,不得不放弃抵抗,完全屈从。
俯首就缚 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俯首”指的是低头,“就缚”则是指被绑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无条件接受控制或屈服。
在**传统文化中,俯首就缚有时被视为一种无奈但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更多地带有负面含义,暗示缺乏勇气和自主性。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失败、无助和绝望。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感到悲观和无力。
在个人生活中,俯首就缚可能出现在各种情境中,如在工作压力下不得不接受不公平的待遇,或在人际关系中不得不妥协自己的原则。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命运的巨轮下,我俯首就缚,心如死灰,梦如烟。”
视觉上,俯首就缚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被绑缚的画面,或者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低头的场景。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沉重的叹息或无奈的低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urrender unconditionally”或“submit to authori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俯首就缚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还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选择。了解这个词汇的多种用法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它。
我军节节胜利,敌人只好~。
1.
【俯】
(会意。从页(xié),表示与头有关,从逃省。取低头逃跑意。现在简化为“从人府声”的形声字。本义:低头)。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曲礼上》-俯而纳屦。 、 《公羊传·宣公六年》-俯而闚其户。 、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组词】
俯擗、 俯偻、 俯听、 俯鉴
2.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
3.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4.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