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1:05
词汇“厌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厌”通常表示厌恶、不喜欢,而“杀”则表示杀戮、消灭。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厌杀”可能指的是对杀戮行为的极度厌恶或反感。
由于“厌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厌”和“杀”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立场。
在强调和平与非暴力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厌杀”可能被用来强调对暴力和战争的道德反对。
由于“厌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强调和平与非暴力的环境中,可能会听到或使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暴力的强烈反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厌杀”来强调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暴力的拒绝:
在不同文化中,表达对暴力的厌恶和反对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情感和立场是相似的。
“厌杀”是一个表达对暴力和杀戮强烈反感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强调和平与非暴力的语境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表达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暴力的拒绝。
1.
【厌】
(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饱,满足 同: 餍
【引证】
《论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不厌。 、 宋·苏洵《六国论》-秦之欲无厌。 、 宋·苏轼《教战守》-求之者无厌。
【组词】
厌极、 厌饫、 厌塞、 厌伪、 厌恋、 厌副、 厌足
2.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