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9:46
性质: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事物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或属性,它决定了事物是什么以及它如何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在科学和哲学中,性质是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如物质的化学性质、生物的生理性质等。
“性质”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性”和“质”两个字组成,“性”指事物的本性,“质”指事物的实质。在古代哲学中,“性质”常与“本质”相联系,用于探讨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传统文化中,“性质”常与道德评价相联系,如“本性质朴”表示一个人本质纯朴。在现代社会,“性质”更多用于科学研究和日常描述。
“性质”这个词给人一种客观、理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深入分析和理解事物的必要性。
在化学实验中,我经常需要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在诗歌中,可以将“性质”融入对自然界的描述:“山川的性质,静谧而深远,承载着岁月的秘密。”
看到“性质”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实验室中的化学试剂瓶,或是图书馆中摆放的哲学书籍。
在英语中,“性质”可以对应为“nature”或“property”,它们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侧重点。
“性质”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世界。在学*语言和进行科学研究时,深入理解“性质”的含义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1.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