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6: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6:34
“归根结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回到事物的根本或源头。基本含义是指在讨论或分析问题时,最终要回到问题的本质或最基本的原因上。
“归根结底”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归”意为回到,“根”指事物的根本,“结”表示结果,“底”指最底层或最深处。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归根结底”强调深入问题本质的思维方式,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念相契合。
该词汇给人以深思熟虑和理性分析的印象,常用于严肃或重要的讨论场合,有助于引导人们深入思考问题的根本。
在生活或工作中,当遇到复杂问题时,我常会用“归根结底”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深入问题的核心,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归根结底”来表达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岁月流转,归根结底,
是心灵的呼唤,还是命运的轨迹?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棵大树,根部深深扎入土壤,象征着“归根结底”的稳固和深入。音乐上,可以选择深沉的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表达这种深邃和探索的感觉。
在英语中,“归根结底”可以对应为“at the end of the day”或“ultimatel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最终回到问题本质的含义。
“归根结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成语,它帮助我们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到根本原因,促进深入思考和有效解决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提升我们的分析和沟通能力。
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还是体制上出了问题。
1. 【归】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