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7:14
“尊年”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尊重年,尊敬老年人的意思。它强调对年的敬意和礼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在文学作品中,“尊年”常常用来描述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爱护,如“尊年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们要尊年敬老,照顾好家里的老人”。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伦理学中,“尊年”可能被用来讨论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和政策。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侧重点不同,例如“敬老”更侧重于对老年人的尊敬,而“尊年”则更强调对年**的敬意。反义词则表达了与“尊年”相反的态度和行为。
“尊年”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词源可以追溯到《礼记》等古代文献中对尊老敬老的论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意义和用法。
在**文化中,尊年敬老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它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这种文化传统在社会政策、家庭关系以及日常交往中都有所体现。
“尊年”一词给人以温暖和尊重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家庭中对长辈的关爱和尊敬,以及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和支持。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看到社区组织尊年敬老的活动,如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等,这些都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爱护。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尊年”:
春风拂面暖人心,
尊年敬老情意深。
岁月悠悠传美德,
家国和谐共欢欣。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年轻人帮助一位老人过马路,周围的人投以赞许的目光。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尊年”的温暖和力量。
在不同文化中,对老年人的尊重和敬意也有所体现,如日本的“敬老日”,西方文化中的“祖父母节”等,虽然具体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和爱护。
通过对“尊年”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尊老敬老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实践。
1.
【尊】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双手捧着尊,从酉,从収(gǒng)。小篆从酋,从収。或作寸。本义:酒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罇。-尊,酒器也。 、 《周礼·大宗伯》。司农注:“献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辩六尊之名物。 、 《礼记·明堂位》-尊用牺象山罍。 、 《仪礼·士冠礼》-侧尊。 、 《后汉书·张衡传》-形似酒尊。 、 、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组词】
携尊、 尊觯、 尊爵、 尊彝、 尊中弩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