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5:15
扒带 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音乐领域,特别是在音乐制作和翻唱中。它的字面意思是“扒取音乐带”,即通过技术手段将原曲的音频分解成各个乐器和声部的独立音轨,以便于音乐制作人或翻唱者进行学习和模仿。
在音乐制作领域,扒带 是一个专业术语,指的是将一首歌曲的录音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音轨,如鼓、贝斯、吉他、键盘和主唱等。这样做可以帮助音乐制作人更好地理解原曲的编曲结构,或者为翻唱提供参考。
在口语中,扒带 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仔细研究或模仿某首歌曲的过程。
同义词:分解音轨、音轨分离
反义词:混音、合成
扒带 这个词汇起源于音乐制作领域,随着数字音频工作站(DAW)的普及,扒带技术变得更加容易实现。在过去,扒带可能需要物理录音带的处理,而现在则可以通过软件自动或手动完成。
在音乐教育和社会文化中,扒带 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它帮助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促进了音乐的传播和再创作。
扒带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制作的细致和复杂,以及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它可能激发人们对音乐深入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在个人经历中,扒带 可能与学习新歌曲或尝试翻唱某首歌的经历相关。例如,你可能曾经为了参加学校的才艺表演,而扒带学习了一首流行歌曲。
在诗歌或故事中,扒带 可以被用来比喻深入分析或研究某事物的过程,如“他像扒带一样剖析了那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
扒带 可能让人联想到音乐工作室中复杂的音频设备和屏幕上跳动的音频频谱,以及音乐制作人专注工作的场景。
在英语中,扒带 可以对应为“transcribing”或“isolating tracks”,这些词汇在音乐制作领域同样指代将音乐分解成独立音轨的过程。
扒带 是一个在音乐制作和学习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技术过程,也体现了对音乐深入理解和创造性再利用的态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扒带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音乐相关的活动。
1.
【扒】
用手或用工具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引证】
《金瓶梅》-姐夫,去请你爹进来扒口子饭。
【组词】
扒草;把枯树叶扒在一起
从别人身上摸窃财物。
【引证】
巴金《我的哥哥李尧林》-他送给我一只旧怀表…不知道它是在什么时候给扒手拿走的。
【组词】
扒钱包
2.
【带】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 、 《仪礼·士虞礼记》-不说带。 、 《诗·卫风·有狐》-之子无带。 、 《左传·桓公二年》-带裳幅舄。 、 《世说新语·文学》-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 《墨子·公输》-子墨子解带围城。
【组词】
带冕、 带围、 带钩、 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