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2:05
“灰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看,“灰”通常指颜色,而“劫”则有灾难、困境的含义。结合起来,“灰劫”可能被理解为一种灰暗的、灾难性的状态或时期。
由于“灰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并不广泛。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用来形容一个时代的衰败或个人的悲惨遭遇。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可能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哲学讨论中。
由于“灰劫”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详。可能是某些文学作品或个人创作中临时组合的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灰劫”可能被用来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或重大变革前的混乱状态。
“灰劫”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灰暗的天空、破败的景象和绝望的情绪。
由于“灰劫”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遇到或使用它。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灰劫”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强度,例如:
在那灰劫的夜里,
星辰也黯然失色,
心灵在寂静中哭泣,
寻找着一丝光明。
“灰劫”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灰色调的画面,如灰蒙蒙的天空、破旧的建筑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闷的风声或远处传来的哀鸣。
由于“灰劫”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灰劫”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表达深沉情感和复杂状态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引证】
《说文》-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 、 《礼记·儒行》-劫之以众。 、 《战国策·秦策》-已珉欲以齐秦劫魏。 、 《荀子·解蔽》-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 《淮南子·精神》-不可劫以死生。 、 《汉书·高帝纪》-因以劫众。 、 宋·苏洵《六国论》-积威所劫。
【组词】
劫杀、 劫略、 劫盟、 劫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