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3:59
灰垢 的字面意思是指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灰色污垢或尘土。它通常是由于长时间不清洁或暴露在灰尘环境中而积累的。
灰垢 由“灰”和“垢”两个字组成。“灰”指灰色的物质,“垢”指污垢。在古代汉语中,“垢”已有污垢的意思,而“灰”则指灰烬或灰色的物质。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灰垢”。
在某些文化中,灰垢可能被视为不洁或不祥的象征。例如,在一些**仪式中,灰垢可能被用来象征忏悔或净化。
灰垢 通常给人带来不洁、陈旧和疲惫的联想。它可能让人想到需要清洁的环境或需要整理的思绪。
在日常生活中,灰垢常常提醒我定期清洁和整理,无论是家居环境还是个人物品。
在诗歌中,可以将灰垢比喻为时间的痕迹:
岁月在墙上留下了灰垢, 每一层都是过往的记忆。
灰垢 可能让人联想到陈旧的墙壁、尘封的书籍或老旧的机械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灰垢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grime”或“dust”也有类似的意思。
灰垢 是一个描述性词汇,用于指代物体表面的灰色污垢。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方式。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相关概念。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