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9:33
词汇“治书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分析。
“治书奴”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一个专注于管理或整理书籍的人,或者是一个过度沉迷于书籍而忽视其他生活方面的人。这个词汇可能带有贬义,暗示一个人被书籍所奴役,失去了生活的平衡。
由于“治书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对书籍的痴迷程度,或者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戏谑那些过度阅读的人。
由于“治书奴”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现代网络用语或特定群体中的俚语。
在推崇知识和阅读的文化中,“治书奴”可能被视为一种极端的表现,反映了社会对平衡生活和阅读的期望。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过度专注某一事物而忽视其他生活方面的反思,带来一种警示或提醒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那些对某一领域特别痴迷的人,他们可能会被戏称为“治书奴”。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如治书奴般,沉浸在字里行间,忘却了时间的流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堆满书籍的房间,一个人埋首其中,四周静谧,只有翻书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描述一个人对书籍的痴迷来实现。
“治书奴”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保持生活的平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趣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对书籍有着极端热爱的人。
1.
【治】
(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同引申义。
【引证】
郦道元《水经注》-昔禹治洪水。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民治渠。 、 《聊斋志异·小翠》-遂治别院,使夫妇成礼。 、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
【组词】
治酒、 治步、 治任、 治行、 治缮、 治茸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
3.
【奴】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 、 《周礼·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从群奴而驰。 、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庸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