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06: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6:51:22
搜捕:该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通过搜索和抓捕的方式来寻找并逮捕某人或某些人。它通常用于描述执法机构为了抓捕犯罪嫌疑人或逃犯而进行的行动。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搜捕往往被用来营造紧张和悬疑的氛围,例如描述侦探或警察追捕罪犯的情节。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搜捕可能被简化为“抓人”或“找人”,但仍保留其基本含义。 专业领域:在法律和执法领域,搜捕是一个专业术语,涉及详细的程序和规定。
同义词:抓捕、追捕、缉拿 反义词:释放、逃脱
词源:搜捕一词由“搜”和“捕”两个字组成,“搜”意为搜索,“捕”意为捕捉。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搜捕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变化。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搜捕可能与法律、秩序和正义等概念相关联。例如,在犯罪率较高的地区,搜捕行动可能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搜捕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紧迫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追捕和对抗。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警察与罪犯之间的追逐,以及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在现实生活中,搜捕通常与新闻报道中的犯罪**相关。例如,当警方追捕一名逃犯时,公众可能会密切关注搜捕的进展。
在诗歌中,搜捕可以被用来象征追逐梦想或目标的过程:
在无尽的旅途中,
我搜捕着心中的星辰,
追随着那微弱的光芒,
直到黎明的曙光破晓。
搜捕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的音乐和追逐的画面,如警车鸣笛和警察在街头奔跑的场景。
在不同语言中,搜捕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apprehend”和“capture”都与搜捕相关。
搜捕是一个涉及搜索和抓捕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和执法领域的相关概念,并在文学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