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7: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7:50:18
搜救:搜救是一个复合词,由“搜”和“救”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是通过搜索来救援或救助。它通常指的是在灾害、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寻找并救助受困、受伤或失踪的人员。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搜救往往被用来描绘紧张、悬疑或感人的场景,如救援队在暴风雪中寻找失踪的登山者。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搜救可能被简化为“救人”或“找人”,但仍保留其紧急和专业的含义。 专业领域:在专业领域,如消防、海事、航空等,搜救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术语,涉及特定的技术和程序。
同义词:救援、救助、营救 反义词:遗弃、忽视
细微差别:
词源:搜救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但其现代含义主要形成于20世纪,随着现代救援技术和组织的建立而逐渐明确。
在许多文化中,搜救被视为英雄行为,搜救人员常常被赋予高尚的道德和职业荣誉。在社会背景中,搜救体现了人道主义和集体责任感。
搜救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勇气、牺牲和希望。它激发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救援人员的敬意。
在个人生活中,搜救的概念可能体现在对他人困境的关心和帮助,如在社区中提供援助或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
在诗歌中,搜救可以被比喻为寻找失落的灵魂或拯救濒临崩溃的关系。
搜救可能让人联想到救援直升机的轰鸣声、救援队员的橙色制服和紧张的救援现场。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的“search and rescue”,法语的“recherche et sauvetage”,都反映了搜救的基本概念,但在具体操作和组织上可能有所不同。
搜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紧急情况下的行动,也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搜救一词,有助于传达紧急、专业和人道主义的情感。
1.
【搜】
搜索;搜查。
【引证】
《方言二》-搜,求也。秦晋之间曰搜,就室曰搜。 、 《庄子·秋水》-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组词】
搜弊、 搜猜、 搜筒、 搜看、 搜阅、 搜山煮海、 搜伏、 搜刷
寻求。
【引证】
《梁书·孔休源传》-时太子詹事周捨撰《礼疑义》,自汉魏至于齐梁,并加搜采。
【组词】
搜剔、 搜遗、 搜须捉虱、 搜刷、 搜才、 搜句、 搜抉、 搜吟、 搜拔、 搜奇;搜采
2.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