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01
失音: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声音的丧失或消失。在语言学和医学领域,它通常指的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个体无法发出声音或声音变得非常微弱。
“失音”这个词汇由“失”和“音”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失”意味着失去或丢失,“音”则指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声音丧失的情况。
在某些文化中,失音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幸或不祥的预兆。例如,在一些民间传说中,突然的失音可能与超自然现象或诅咒有关。
“失音”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无助、沉默和无法表达自己的痛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因为过度紧张而在公众演讲中失音的情况。这让我意识到,心理状态对语言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音”:
在沉默的夜里,
星光失音,
心灵的呢喃,
被黑暗吞噬。
想象一个寂静的夜晚,四周没有任何声音,连虫鸣都消失了。这种绝对的寂静可以被视为一种“失音”的状态。
在英语中,“失音”可以对应为“loss of voice”或“aphonia”。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声音丧失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
“失音”这个词汇不仅在医学和语言学中有其特定的含义,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提醒我们,声音和表达是人类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失去这些能力可能会带来深刻的情感和心理影响。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深入地探索语言的力量和局限。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