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2:29
“失马”字面意思是指马匹丢失。在汉语中,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比喻失去某种资源或机会,尤其是在意外或不幸的情况下。
“失马”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直接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马匹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各种形式的损失。
在文化中,“失马”常常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寓言联系在一起,强调不幸中的潜在好处,反映了人对命运和机遇的辩证看法。
“失马”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失落和悲伤的情感,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未来可能性的希望和期待。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丢失了一本重要的笔记本,这就像是一次“失马”,虽然当时感到非常沮丧,但后来我发现这促使我重新整理了我的学*方法,反而有所收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失马”:
在茫茫草原上,我失马,
星辰指引我新的方向。
虽是失落,亦是启程,
塞翁之马,福兮祸所依。
想象一片广阔的草原,一匹马突然消失在地平线上,这种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空旷和孤独。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一些悲伤的旋律,如马头琴的悠扬。
在英语中,“lost horse”直接对应“失马”,但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像“塞翁失马”这样的深刻寓言,因此其比喻意义可能不如在汉语中丰富。
“失马”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损失,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即在不幸中寻找机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起伏和变化。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