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9:55
词汇“京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来推测其含义。
“京”通常指的是首都或大城市,如北京。而“镇”指的是较小的居住区或集镇。结合起来,“京镇”可能指的是位于大城市附近的小镇或集镇。
由于“京镇”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位于大城市边缘的宁静小镇,具有一种对比大城市喧嚣的宁静感。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除非在特定的地理或文化背景下。
由于“京镇”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京”和“镇”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地理或行政区域。
在**,由于“京”通常指北京,因此“京镇”可能被用来描述北京周边的小镇,这些小镇可能因为地理位置接近首都而具有一定的特色或发展优势。
“京镇”可能给人一种宁静、远离喧嚣的感觉,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与大城市生活形成对比的田园风光。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居住在北京周边的小镇,可能会用“京镇”来形容自己的居住地,表达一种既享受小镇宁静又接近大城市的便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京镇的夜,星光点点,远离了都市的灯火辉煌。”
视觉上,“京镇”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街道、古老的建筑和绿树成荫的公园。听觉上,可能是鸟鸣和远处火车的汽笛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京镇”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用“suburb”(郊区)或“small town near the capital”(首都附近的小镇)来描述。
“京镇”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述和理解不同的地理和文化环境。
1.
【京】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筑起的高丘形,上为耸起的尖端。本义:人工筑起的高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京,人所为绝京丘也。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 、 《淮南子·览冥》-筑重京。 、 《吕氏春秋·禁塞》-为京邱若山陵。 、 《诗·大雅·公刘》-乃觏于京。 、 《三国志·公孙瓒传》-于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
2.
【镇】
(形声。从金,真声。本义:对物体施加压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镇,博压也。 、 《周礼·大宗伯》-王执镇圭。 、 《考工记·玉人》-镇圭尺有二寸,天子守之。 、 《国语·楚语》-而镇其浮。 、 枚乘《上书谏吴王》-系方绝,又重镇之。 、 《国语》。-为资币、瑞节以镇之。
【组词】
镇在五台山下;镇笮、 镇迮、 镇石、 镇犀、 镇帷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