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9:50
悯世(mǐn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对世界的同情和怜悯。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社会不公、苦难或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悯世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悯字意为同情、怜悯,世字意为世界、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悯世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相联系。在现代社会,悯世可能更多地与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相关联。
悯世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关怀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愿意为他人付出,关心社会福祉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悯世可能体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或者在看到社会不公时愿意发声和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悯世来表达对世界的深刻关怀:
悯世之心,如春水绵绵, 润泽万物,无声却深远。
悯世可能让人联想到温暖的阳光、柔和的音乐,或者是那些展现人类同情和关怀的画面。
在英语中,悯世可能对应于“compassion for the world”或“worldly compass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悯世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悯世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世界的关怀和同情。
1.
【悯】
(形声。从心,闵(mǐn)声。本义:怜恤)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乐府序》-隋堤柳,悯亡国也。 、 清·黄宗羲《朱人远墓志铭》-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组词】
悯人之凶、 悯念、 悯宥、 悯笑、 悯贫、 悯然
忧愁;烦闷。
【引证】
《孟子》-阨穷而不悯。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
【组词】
悯默、 悯悯、 悯愧、 悯叹、 悯时病俗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