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2:42
“悭钱”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节省金钱或节约开支。它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花费,以达到节约资源和财务管理的目的。
在不同的语境中,“悭钱”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悭”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节约、节省的含义,而“钱”则是指货币。两者结合,形成了“悭钱”这个词汇,强调在金钱上的节约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中国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因此,“悭钱”这个词在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尤其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时期,人们更加强调节约开支的重要性。
“悭钱”这个词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节俭、勤劳和精打细算的形象。它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经济管理态度,但也可能让人感到一丝紧缩和限制。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人或朋友谈论如何悭钱,比如通过减少不必要的购物或选择更经济的出行方式来节省开支。
在诗歌中,可以将“悭钱”融入到描述节俭生活的场景中:
月光下,我悭钱如命,
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
只为那未来的梦想,
在节俭中绽放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家庭在仔细规划他们的预算,或者一个人在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以找到最经济的选择。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计算器按键的声音或钱包拉链的声音。
在英语中,“悭钱”可以对应为“saving money”或“cutting costs”。不同文化中,节约开支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具体的表达和强调点可能有所不同。
“悭钱”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节俭和节约的传统美德,它在不同的语境和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使用这个词,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也能在个人财务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1.
【悭】
(形声。从心,坚声。从心,与性情有关。本义:吝啬)。
穷困。
【引证】
王实甫《西厢记》-这是先生命悭,须不是红娘违慢。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