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5:17
仆人 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为他人提供服务、服从他人命令的人,通常是指在家庭或贵族中从事家务劳动的低级雇员。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那些在家庭中提供个人服务的工人,如保姆、管家等。
“仆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跟随主人的人,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如“servant”也有类似的演变过程。
在许多文化中,仆人代表了社会等级和阶级差异。在封建社会,仆人的地位通常较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
提到“仆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服从、忠诚和辛勤工作。在某些情境下,这个词也可能引发对不平等和社会阶层的反思。
在现代社会,虽然“仆人”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某些家庭或特定服务行业中,仍然可以看到类似的角色,如家政服务员。
在诗歌中,可以将“仆人”比喻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如:
像那无声的仆人, 在夜的寂静中默默劳作, 不求赞美,只求安宁。
想象一个穿着传统仆人制服的人,手持托盘,轻步走过豪华的走廊,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优雅旋律。
在不同文化中,“仆人”的角色和地位有所不同。例如,在英国历史中,仆人制度非常发达,而在现代日本,家政服务行业也非常成熟。
“仆人”这个词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触及了个人与集体、自由与服从的主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情感和语境。
1.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