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7:00
“仆仆道途”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道路上奔波劳碌的样子。其中,“仆仆”形容人疲惫不堪、风尘仆仆的样子,“道途”则指道路和旅途。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旅途中或为某种目的而四处奔波,显得非常辛苦和劳累。
“仆仆道途”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具体出处不详,但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描述长途跋涉和辛苦工作的语境中仍然有效。
在**传统文化中,长途旅行往往与艰辛和不易联系在一起,因此“仆仆道途”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旅途辛苦的普遍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敬佩,因为它描绘了人们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不懈努力和牺牲。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工作或家庭而四处奔波的人,表达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敬意和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仆仆道途”来描绘一个旅人的形象,如:
风尘仆仆道途远,
月下独行影孤单。
千里寻梦心不改,
一腔热血洒江山。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 the road”或“travel-worn”,但这些表达没有“仆仆道途”那种强烈的疲惫和艰辛的意味。
“仆仆道途”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旅途的辛苦,也反映了人们为了追求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它嫂平安,惟它兄~,不知身体如何耳。
1.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2.
【仆】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僕,给事者。 、 《诗·大雅·既醉》-景命有仆。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4.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